制冷辅助设备:油分离器、气液分离器、干燥过滤器、电磁阀、贮液器、集油器、中间冷却器。
1、油分离器:一般在系统中位于避震管后。
作用:在排气管路上分离制冷剂中的冷冻油后,冷冻油直接返回到压缩机的曲轴箱,减少向制冷系统的带油量,减少对换热器传热效果的影响,保证压缩机的良好润滑维持正常的运行状态。
适用:中、低温范围和管路(供液管、吸气管)较长的制冷系统。
注意:如果系统回油不好,加油分离器只能延长压缩机运转时间,不能解决系统回油问题。如果风冷冷凝器高于压缩机,(分体机,风冷冷凝器高于> 1米)油分离器出口必须安装单向阀,避免系统停机,制冷剂凝结时进入油分离器,再进入曲轴箱,造成压缩 机再次启动时产生液击。
2、气液分离器
作用: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在进入压缩机吸气阀之前,分离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中未蒸发的制冷剂液体,防止压缩机产生湿冲程(液击)造成压缩机故障,低温的活塞机中气分是必备部件。
适用:中、低温工况。
3、干燥分离器
作用:吸收液体制冷剂中的水分和过滤制冷剂中的污物及杂质。一般安装在储液器出口。常有过滤水分的、过滤杂质的、过滤酸的几种类型,接口分焊接口和螺纹口两种。
4、电磁阀
作用:通常为常闭式(不通电闭合状态),压缩机停止运行时,电磁阀关闭,防止高压制冷剂进入低压系统。压缩机再次启动时不会造成液击,电磁阀线圈分380V和220V以及特殊电压。
安装位置:距热力膨胀阀100mm~200mm。
5、贮液器(储液器)
作用:有立式和卧式两种,当工况变化或对制冷量进行调节时,能平衡和稳定系统内的制冷剂流量,使制冷装置正常运行。
A、其容积应能收容全部制冷剂。
B、最大收容量为其容器体积的80%。
6、集油器
作用:在并联系统中,常用于收集各油分离分离出来的油,使各油分离器工作正常,并由此把油再回入各压缩机中。
7、中间冷却器(中冷、经济器)
作用:主要用于双级或多级压缩制冷循环的低温系统中,冷却低压级排出的过热蒸气,保证中间压力,降低压缩比。